top of page
第一天
台北松山機場 – 馬祖機場– 馬祖酒廠/八八坑道 – 馬祖劍碑 – 天后宮 – 祈福坑道 – 媽祖巨神像 – 鐵堡 – 鐵板社區 – 鐵板沙灘 – 北海坑道 – 南竿
八八坑道/馬祖酒廠
使用甘美清冽泉質所釀出的佳釀,讓馬祖酒廠聲名遠播,其中又以「八八坑道」系列之高梁最受青睞,來此可欣賞獨特造型的紀念酒。而充滿戰地氣息的八八坑道,冬暖夏涼,兩旁的老酒甕,配上不時迴盪在坑道內的水滴聲,又另有風味。
媽祖宗教文化園區+天后宮+馬祖劍碑
媽祖宗教文化園區位於馬祖境天后宮對面的門前山,一尊巨大的媽祖石神像矗立於山頂,周身雪白,不但是園區的精神象徵,也是馬祖的新地標。媽祖宗教園區以媽祖出生到羽化成仙的神話故事為主題,千里眼觀四面,順風耳聽八方,各有神韻。神像望向大海,宛似傳說中駐守在海邊凝神眺望的默娘,手執明燈,有指引平安歸航的涵義,更彰顯了海神媽祖的信仰精髓。
媽祖巨神像
於98年10月完工的媽祖巨神像,高度28.8公尺,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座媽祖神像。媽祖巨神像的興建,更代表馬祖人民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,這座神像從提案到正式落成,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,可見馬祖居民的決心。巨神像周邊,陳列由十二幅雕塑組成,述說媽祖得道成仙的故事。值得一提的是,當地居民勘查神像周邊地形時,意外發現位於巨神像正下方的門前山坑道,也成為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逸事。
鐵堡
鐵堡,又稱南竿51據點,過去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因戰略因素興建,為馬祖地區的特殊戰地景觀。 水泥步道下的鐵堡內部是挖空的坑道,堅硬的花崗岩壁鑿痕歷歷,通道兩側可以看見昔日的地下石室、射口、砲台、房間、廁所及廚房等空間井然羅列,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,過去由於鐵堡位處偏僻,還配置軍犬防衛,是當時防區唯一有軍階的軍犬,循著坑道登上頂端,海面動靜一覽無遺,也能看到軍犬的圈養住所。時至今日,硝煙遠離,小小的岩礁,曾是海防要塞,處處透露「鐵血剽悍、海上堡壘」的氣魄。
鐵板社區+鐵板沙灘
南竿的另一個小聚落-仁愛村,舊名「鐵板」,三面環山、一面向海,因澳口大退潮時潮線後退到最低處的海床,有塊狀黑色堅硬的沉積岩平躺於沙灘上,經居民挖掘石板用以蓋房子,因其堅硬如鐵,故民眾稱之為「鐵板」。國軍進駐後,1955年正式更名為仁愛村。 村中分布著大片閩東式石厝,近年來在政府及有心人士的規劃下,重塑商圈風貌、設置裝置藝術,像是將老石厝融入戰地迷彩風情、掛在戶外的大型老照片、復刻的舊式牌樓等。
北海坑道
馬祖南竿北海坑道~1968年,為戰略需要而開始的「北海計畫」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「地下碼頭」,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,如今在軍方釋出之後,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「戰地景觀」,若無造訪北海坑道,便如同沒來過馬祖。這座可供百餘艘登陸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,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,共出動2個師、3個步兵營、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,不分晝夜輪流施工,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。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,除了用炸藥爆破外,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,不少官兵因而犧牲,工程之艱。
餐食
早餐:X 午餐:南竿道地福州風味餐 晚餐:南竿經典主廚手藝美食料理餐
住宿
南竿精緻優質民宿 或同級
第二天
南竿福澳碼頭 – 東莒 – 東莒國定古蹟燈塔 – 大砲連觀景台 – 東洋山自然步道 – 福正/大浦古宅聚落巡禮 – 東莒 – 尋找藍眼淚
東莒國定古蹟燈塔
《東莒燈塔-百年白色燈塔》 東莒島燈塔於1988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定古蹟,在台閩地區現存的洋式燈塔中,是第一座以花崗石材建造的燈塔。 東莒島燈塔靜靜在東莒島服勤超過百年,每天夜裡固定閃爍著一長兩短的燈號,最特別的地方,就是在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,築有一道長達30公尺的白色防風矮牆,主因是東莒島燈塔位處高地,風勢強勁,這道防風牆可以讓工作人員在強風吹襲時,低身快速通過,讓古時工作人員手上的煤油燈不會被吹熄。
東洋山自然步道
位於東莒島東邊的「東洋山」,馬祖話又稱作「東面山」,名字的由來主要是因位置偏東可以看見東邊的海洋,因此獲得其名。全長 1.5 公里的步道主要沿著陡峭崖壁所建造,來回需約 40 分鐘左右,坡度起伏不大且非常親民好走並擁有 360 度的廣闊視野,可欣賞懸崖峭壁下的景色;享受「東洋山步道」一覽無遺的海天美景,但當「藍眼淚」爆發時,入夜後來此造訪除了可欣賞璀璨的銀河外,海上的藍色螢光也絕對令人著迷。
福正/大浦古宅聚落巡禮
福正聚落,樸素景色令人印象深刻,在東莒當地有句俗諺:「夏福正,冬大浦」,由於大浦村位於南端,冬季時恰可抵禦東北風,而夏日吹西南風,東莒島北端的福正村最適人居,讓早期的東莒島民,就如同諺語所說,隨季節往返兩村港澳捕魚。 福正聚落曾經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,在漁獲量遞減,隨著居民移居和駐軍減少後,往日的榮景不再,獨留一幢幢殘缺的石屋與後方東莒島燈塔相伴;村落的閩東建築形式多為簡單的二落水、亂石砌,又是另一種氛圍。
餐食
早餐:民宿內享用 午餐:東莒當季海鮮風味餐 晚餐:東莒民宿主人手藝料理
住宿
東莒船老大或故鄉民宿 或同級
第三天
北竿芹壁聚落 – 東莒 – 回南竿 – 北竿 – 壁山觀景 – 芹壁播音站 – 芹壁傳統閩東聚落 – 馬祖機場 – 台北松山機場
壁山觀景
壁山是馬祖第一高峰,海拔298公尺;從觀景台可俯瞰塘岐、后澳、北竿機場以及螺山、蚌山、無名島、峭頭、大坵、小坵連串島礁,一覽無遺,天氣晴朗時,對岸山河清晰可見。
芹壁播音站
北竿芹山播音站成立於1979年,當時主要目的是向大陸福建沿海心戰喊話,且負擔「蓋台」的任務。 當年與黃岐廣播站對抗的馬祖北竿芹山播音站,就是因為遭受對岸的播音干擾為反制而設,芹山播音站設置48個500瓦功率的播音器,以強迫收聽的方式對福建沿海播放,規模功率在當時是東南亞最大的。
芹壁傳統閩東聚落
倚著山壁建造的芹壁聚落,背山面海,依山勢呈階梯狀排列,層層相疊、錯落有致,主要分成北面山、南面山、中路等區,屋舍多為當地花崗石建築,漫步在石頭屋的巷弄間,隨處都能看見蔚藍海洋,每轉個彎都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、各自精采,不妨挑間咖啡廳,凝望海洋與島嶼,伴隨陣陣浪濤聲,享受眼前美景。
餐食
早餐:民宿內享用 午餐:北竿閩東特色風味餐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