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宇老觀景台】
位於海拔1450公尺高的宇老,是尖石鄉前、後山地區的分界;在宇老派出所的兩側築有景觀台,可分別盡覽前後山的景緻。向東,可俯視深峻谷底的玉峰村及遠處峰巒高聳的後山群峰;往西,腳下是前山平緩開闢的那羅溪谷。天氣晴朗的夜晚,更是觀賞夜景的絕佳地點。
【司馬庫斯巨木群】
司馬庫斯巨木群位部落以東海拔1,600公尺的深山中,蘊藏許多千年以上紅檜,其中最大者名為Yaya Qparung,周長20.5公尺,樹齡二千多年,主幹約可讓二十人牽手環抱。部落與巨木群之間設有步道,從部落步行前往約5.2公里,來回約需4至5小時。除了巨木丰采之外,步道沿途的風光及生態亦值得觀察。
【鎮西堡教堂】
「鎮西堡」(cinsbu)在泰雅語意為「清晨時分,太陽第一個照耀之地,終年日照充足,土壤肥美,有最接近上帝的部落之稱。」位於海拔1720公尺,是尖石鄉秀巒村最早結社的部落,也是泰雅族北移重要的根據地之一,沿途生態景觀豐富,徜徉於山林懷抱裡,雲霧遼繞。
主堂內裝潢簡單典雅,有多幅泰雅文化故事的彩繪壁畫,其中一幅描述著耶穌傳道時行的「五餅二魚」神蹟故事,不過仔細一看,畫中人物全換成了泰雅族的裝扮。諾瓦牧師認為,捨棄文化並非教會設立的目的,而是要讓族民從自身文化中感受到上帝的愛及獨特的應許,因此教會的裝飾融合了泰雅文化與基督信仰,如主堂中的一道彩虹壁畫,就是源自於泰雅族「彩虹橋」的傳說,代表在世要相信神、榮神益人,離世時才能走過彩虹橋,進入佳美之地,這些壁畫更成為對觀光客傳福音的最佳教材。
【秀巒軍艦岩】
溪谷中有一座巨石岩,有如一艘軍艦準備揚帆出發,因而被命名為「軍艦」。巨石下的溪流相傳是「苦花」 的故鄉,苦花性喜清澈的泉水,一但水質出現污染,就不能生存,由此可見山區的溪流水質清新與乾淨,軍艦岩對岸不遠處即為秀巒溫泉,秀巒溫泉是在白石溪及那羅溪交會處附近,是ㄧ個自然湧出的溫泉。
【巴陵古道】
原本為舊時泰雅族人在復興山區所建造的部落通道,不同於環山而行的古道,而是循著山陵線一路直上,雖然隨著年代的久遠與公路的興建而荒廢,但卻也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景觀,若是深入林間,多是濃密原始的闊葉林,還有華香樹、巴陵石竹、血藤,以及垂掛樹身的樊尼蘭等植物,訴說著自然生態之美。
【羅浮溫泉】
融合羅浮地區的泰雅原民文化,羅浮溫泉泉質為碳酸氫鈉鹽,園區設立文化創意市集、文化體驗區,讓民眾邊泡溫泉還能認識在地泰雅特色。